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及轨道车辆,该照明灯包括灯座、连在所述灯座下方的内环形罩壳和外环形罩壳、透光板、光源板以及检修板,所述外环形罩壳和所述内环形罩壳共同围合成第一容置腔,所述内环形罩壳围合成第二容置腔,所述透光板封挡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下腔口处,所述检修板封挡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下腔口处,所述光源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内环形罩壳的顶端与所述灯座可拆卸连接。应用本方案,在拆装照明灯的光源板时,仅需要拆卸检修板和内环形罩壳即可将光源板拆卸下来,拆装工序简单、检修效率高。
公开号:CN214332422U
申请号:CN202120041090.4U
申请日:2021-01-0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陈晓辉;李勇序;丁豪;庄绪明;倪守隆
申请人: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IPC主号:F21S8-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的照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及采用该照明灯的轨道车辆。
[n0002] 轨道车辆的车顶通常会安装照明灯,照明灯的光源板是易损件,经常需要维修或更换。
[n0003] 目前,拆装轨道车辆的车顶照明灯的光源板时,需要将车顶板以及照明灯拆卸下来,导致拆装工序复杂、检修效率低。
[n0004] 有鉴于此,如何简化轨道车辆的照明灯的光源板的拆装工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包括灯座、连在所述灯座下方的内环形罩壳和外环形罩壳、透光板以及光源板,所述外环形罩壳和所述内环形罩壳共同围合成第一容置腔,所述透光板封挡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下腔口处,所述光源板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内环形罩壳与所述灯座可拆卸连接。
[n000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置腔内设有插槽,所述光源板的一端插装在所述插槽中,所述光源板的另一端伸到所述内环形罩壳的顶端和所述灯座之间。
[n0007]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弹片,所述弹片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利用所述弹片与所述灯座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插槽。
[n0008]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片靠近所述内环形罩壳的一侧向下翻折,使所述插槽靠近所述内环形罩壳的一侧形成常开槽口。
[n0009]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环形罩壳的顶端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灯座连接,所述第一螺栓还穿过所述光源板。
[n001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环形罩壳的顶端设有向内延伸的顶部环状凸缘,所述顶部环状凸缘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穿过的过孔。
[n001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环形罩壳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底部环状凸缘,所述外环形罩壳的底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底部环状凸缘,所述透光板连于所述内环形罩壳和所述外环形罩壳的底部环状凸缘。
[n001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检修板,所述内环形罩壳围合成第二容置腔,所述检修板封挡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下腔口处,所述检修板通过卡接件与所述灯座可拆卸连接。
[n0013]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的车顶安装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灯。
[n001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轨道车辆的车顶设有车顶板和粘接在所述车顶板上方的顶梁,所述灯座支撑在所述顶梁上并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顶梁固定。
[n0015]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灯,在拆装照明灯的光源板时,仅需要拆卸检修板以及松动内环形罩壳和灯座的连接即可将光源板拆卸下来,无需拆卸车顶板,也不需要将照明灯整体从车顶拆下,因此,拆装工序简单、检修效率高。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照明灯安装在车顶的局部示意图;
[n0017]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n0018] 11灯座,12内环形罩壳,13外环形罩壳,14透光板,15光源板,16第一螺栓,17弹片,18检修板,19卡接件;
[n0019] A第一容置腔,B第二容置腔;
[n0020] 21顶梁;
[n0021] 22第二螺栓;
[n0022] 23车顶板。
[n0023]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n0024] 如图所示,轨道车辆的车顶安装有照明灯。照明灯包括灯座11、内环形罩壳12、外环形罩壳13、透光板14以及光源板15。
[n0025] 轨道车辆的车顶设有顶梁21,灯座11的外缘伸到顶梁21上方并并通过第二螺栓22固定在顶梁21上,以此实现照明灯与车顶的固定。当然,照明灯的灯座11与车顶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固定,比如铆接、卡接等。
[n0026] 内环形罩壳12和外环形罩壳13连在灯座11下方。外环形罩壳13与灯座11可以通过紧固件连接,也可以设置成一体结构。内环形罩壳12和外环形罩壳13共同围合成第一容置腔A。光源板15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容置腔A内。
[n0027] 透光板14封挡在第一容置腔A的下腔口处。图中,内环形罩壳12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底部环状凸缘,外环形罩壳13的底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底部环状凸缘,透光板14连在内环形罩壳12的底部环状凸缘和外环形罩壳13的底部环状凸缘上。设置底部环状凸缘,方便罩壳和透光板14的连接。具体的,透光板14可以通过紧固件与底部环状凸缘相连,也可以通过粘胶与底部环状凸缘粘接。
[n0028] 内环形罩壳12与灯座1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以让内环形罩壳12的顶端通过第一螺栓16与灯座11可拆卸连接,这样,拆装光源板15时,拧下第一螺栓16,然后将内环形罩壳12拆下,然后就可以将光源板15从第一容置腔A中取出。当然,内环形罩壳12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可拆卸方式与灯座11连接,比如卡扣卡接。
[n0029] 图中,内环形罩壳12的顶端设有向内延伸的顶部环状凸缘,顶部环状凸缘上设有供第一螺栓16穿过的过孔,第一螺栓16穿过顶部环状凸缘后拧固在灯座11上。设置顶部环状凸缘,便于第一螺栓16的安装。
[n0030] 具体的,可以在第一容置腔内设置插槽,让光源板15的外端插在该插槽中,让光源板15的内端伸到内环形罩壳12的顶端和灯座11之间。并在光源板15上述设置过孔,让第一螺栓16同时穿过光源板15,使光源板15的内端也通过第一螺栓16固定在灯座11上,这样,拆卸内环形罩壳12的同时也能解除光源板15和灯座11的连接,拆装步骤比较少。
[n0031] 图中,设有弹片17,弹片17安装在第一容置腔A中,利用弹片17和灯座11之间的间隙形成上述插槽。这样,在弹片17的弹性力作用下,光源板15被紧密地抵压在灯座11上,防止车辆运行过程中,光源板15振动异响。
[n0032] 图中,弹片17的一端铆接在外环形罩壳13上,以此实现弹片17的固定,当然,实际实施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方式固定弹片17,比如螺栓固定、焊接固定等。
[n0033] 图中,弹片17靠近内环形罩壳12的一侧向下折弯,使弹片17和灯座11之间形成常开槽口。这样,当将光源板15从插槽中抽出后,该常开槽口也不会闭合,从而方便光源板15的安装。
[n0034] 另外,还可以设置检修板18,内环形罩壳12围合成第二容置腔B,检修板18封挡在第二容置腔B的下腔口处,检修板18通过卡接件19与灯座11可拆卸连接,卡接件19具体可以是卡簧。检修板18和车顶板23是乘客可以看到的部件,所以两者的外观颜色最好保持一致。
[n0035] 应用本方案,拆装光源板15的操作过程如下;
[n0036] 拆下检修板18,使第一螺栓16露出,拧下第一螺栓16,然后拆下内环形罩壳12,然后将光源板15从第一容置腔A的内侧抽出,之后再将新的光源板15或者维修后的光源板15重新插装在第一容置腔A中的插槽中,然后装上内环形罩壳12,拧紧第一螺栓16,将检修板18装回,即可完成光源板15的拆装。
[n0037] 可见,应用本方案,拆装光源板15时不需要拆卸车顶板23,也不需要将照明灯整体从车顶拆卸下来,检修工序得以简化,因此检修效率高。
[n0038] 以上描述中,以相对靠近照明灯的中心线C的位置为内,以相对远离照明灯的中心线C的位置为外。
[n0039]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及轨道车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座(11)、连在所述灯座(11)下方的内环形罩壳(12)和外环形罩壳(13)、透光板(14)以及光源板(15),所述外环形罩壳(13)和所述内环形罩壳(12)共同围合成第一容置腔(A),所述透光板(14)封挡在所述第一容置腔(A)的下腔口处,所述光源板(15)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容置腔(A)内,所述内环形罩壳(12)与所述灯座(11)可拆卸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A)内设有插槽,所述光源板(15)的一端插装在所述插槽中,所述光源板(15)的另一端伸到所述内环形罩壳(12)的顶端和所述灯座(11)之间。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片(17),所述弹片(17)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置腔(A)内,利用所述弹片(17)与所述灯座(11)之间的间隙形成所述插槽。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17)靠近所述内环形罩壳(12)的一侧向下翻折,使所述插槽靠近所述内环形罩壳(12)的一侧形成常开槽口。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形罩壳(12)的顶端通过第一螺栓(16)与所述灯座(11)连接,所述第一螺栓(16)还穿过所述光源板(15)。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形罩壳(12)的顶端设有向内延伸的顶部环状凸缘,所述顶部环状凸缘上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16)穿过的过孔。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形罩壳(12)的底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底部环状凸缘,所述外环形罩壳(13)的底端设有向内延伸的底部环状凸缘,所述透光板(14)连于所述内环形罩壳(12)和所述外环形罩壳(13)的底部环状凸缘。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修板(18),所述内环形罩壳(12)围合成第二容置腔(B),所述检修板(18)封挡在所述第二容置腔(B)的下腔口处,所述检修板(18)通过卡接件(19)与所述灯座(11)可拆卸连接。
[0009] 9.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的车顶安装有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灯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照明灯。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顶设有车顶板(23)和粘接在所述车顶板(23)上方的顶梁(21),所述灯座(11)支撑在所述顶梁(21)上并通过第二螺栓(22)与所述顶梁(21)固定。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6422720B2|2002-07-23|Retrofit canopy luminaire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same
EP1801491A2|2007-06-27|Traffic signal lamp assembly and method of replacing same
US6149280A|2000-11-21|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trofitting canopy luminaire assemblies
CN214332422U|2021-10-01|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及轨道车辆
CN204915702U|2015-12-30|铁路车辆客室用照明灯
CN206877632U|2018-01-12|Led标识灯
CN207262177U|2018-04-20|消防出口指示兼应急照明灯装配结构
CN213955141U|2021-08-13|一种led灯的光源安装机构
CN205480662U|2016-08-17|轨道车辆的照明灯
CN204986727U|2016-01-20|一种吸顶灯安装结构
CN213630275U|2021-07-06|一种汽车车灯总成
CN213630072U|2021-07-06|一种易安装的警示灯
CN212290116U|2021-01-05|一种车体零部件组装结构
CN210511487U|2020-05-12|一种前示廓灯
CN209876669U|2019-12-31|一种超薄筒灯
CN213599188U|2021-07-02|一种带音箱的灯具
CN213656516U|2021-07-09|吸顶灯
CN211780342U|2020-10-27|一种led灯具
CN213746235U|2021-07-20|Led导光板灯
CN213333968U|2021-06-01|一种灯具弹簧固定机构及具有其的筒灯
CN211364795U|2020-08-28|一种摩托车车头支架
CN208519611U|2019-02-19|一种明装应急灯盘
CN211738707U|2020-10-23|一种led长条灯
CN213840697U|2021-07-30|一种拆装方便的吸顶灯
CN212177483U|2020-12-18|一种新型发光散热风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41090.4U|CN214332422U|2021-01-07|2021-01-07|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及轨道车辆|CN202120041090.4U| CN214332422U|2021-01-07|2021-01-07|轨道车辆的照明灯及轨道车辆|
[返回顶部]